Sunday, August 24, 2008

從奧馬經驗思索香港出路

我覺得寫得不錯的一篇評論. 轉自星島.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   京奧開幕式備受矚目,結合文化主題和科技項目的表演,成功贏得全球觀眾的口碑,珠玉在前,明日舉行的閉幕式固然有一番寄望,下屆主辦奧運的城市倫敦,亦 對接棒不敢怠慢。

  中國首次主辦奧運,無論外界如何說得豁達,對主辦當局來說,開幕儀式以至整個賽程,都是不容有失。在這個壓力下,京 奧開幕式雖然出現了煙火應否混合電腦效果,以及幕後代唱等爭議,但整體水準仍然獲得極高評價,有人甚至擔心,有了京奧開幕式美不勝收的先例,倫敦實在難以 為繼。

  中國要全力辦好京奧,有本身歷史上的寓意,這次奧運花了大量人力、物力,豈止是傾全國之力協助北京完成創舉,甚至是徵集了全球 精英,在幕後出謀獻策,這個過程中的學習經驗,是投入大筆金錢主辦京奧的最重要回報之一。

  以人文精神突破局限

  面 對中國傾力製作,今次參與協辦奧馬的香港,面對的壓力亦不少,雖然馬術項目只是奧運其中一環,但香港同樣要面對興建場館,處理安檢,還要安排賽事,對從無 舉辦馬術經驗的香港來說,要以一個城市之力做好這個任務,壓力可算不少。

  這次香港協辦奧馬,大概可用「穩守突擊」戰術來總結,雖然開 幕閉幕沒有令人讚歎的儀式,但從賽事開始時的小心翼翼,運動氣氛逐步升溫,過程中最難得的是參與的市民,都表現出很高的公民素質,很多人抱着一開眼界的心 情入場,寓學習於娛樂,除了尊重比賽規矩,亦很投入。到了比賽末段,賽場充滿歡樂的嘉年華氣氛,很多國家的選手,無論勝負都顯得難捨難離,賓主之間建立的 友誼,正好呼應京奧開幕式的一個主題︰有朋自遠方來,不亦樂乎,尤其香港選手雖然未能勝出比賽,但已發揮超越自我的水準,充分體現出全力比賽的競技精神, 難怪國際馬術聯會主席哈雅公主盛讚,奧馬是中港送給國際馬術界的厚禮。

  倫敦香港 靠軟實力周旋

  當香港已經從嚴峻 考驗中走過來,下屆主辦的城市倫敦,亦開始為未來的重任備戰。雖然外界普遍認為,倫敦很難和北京主辦的奧運爭輝,論財力,英倫當然不易調動足以和京奧媲美 的資源,但倫敦作為歐洲最國際化的大都會,人才薈萃,「軟實力」比北京有過之而無不及,無論從意念到執行,都有點石成金,發揮高創意、高效益、高增值的能 力。

  大家如果稍為留意的話,就會發覺英國今年獲得金牌的數目急增,至昨日為止僅落在中美之後,力壓俄國排在第三位,足見倫敦的奧運會 早就暗中發力,力保她們主辦的盛事,不會因為「貨比貨」而黯然失色,所以相信二○一二年的倫敦奧運,絕對是令世人期待的。

  無論財力、 物力以至人力,香港都有很大局限,在氣勢澎湃、巨星雲集的北京主場館映照下,猶如皓月旁邊的星星,不易引起世人注目,但如果說主辦一項國際活動,首要是展 現人文精神,港人在奧馬的表現,已令國際對回歸後的香港留下良好印象。從這次協辦馬術和參考北京倫敦辦奧運的經驗,可以幫助我們思索,香港如何在中國高速 發展和競爭不斷加劇的全球化下,走出自己的道路。

No comments:

Post a Commen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