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unday, February 28, 2010

醫人獨憔悴

公共醫療醫生協會一項調查發現,超過三成受訪醫生出現專業枯竭(Burnout)現象,徵狀包括妄想及抑鬱,當中一成更想過自殺,得靠狂啪精神科藥物穩定情緒及協助入睡。

近 來儘管很多人研究八十後現象,卻沒有人提八十後醫生現象。他們也是充滿了挫折的一群人,當年立志當醫生,並不是因為看了黑澤明的《赤鬍子》,而是深受某本 地電視台的甚麼妙手仁心誤導,以為做了醫生之後,萬呎大宅與超級跑車當然少不了,平日上班向病人的肚皮胡亂劃兩刀,其餘時間忙着到醫院Canteen,一 邊吃凱撒沙律飲果汁,一邊跟俏護士嘻嘻哈哈又一天。

誰 知當他真正穿上白袍之後,發覺那份工資只夠供山旮旯不毛之地的小單位,開一輛不知哪日要全球回收的日本小轎車。多得醫院管理局醫生工時改革未達標,仍有醫 生每周工時逾六十五小時,好些大醫院小醫生連續工作三十小時也是等閒事,連睡覺時間也沒有,何來有空周旋於兒女私情呢?

所以病人走進公院得打醒十二分精神,認清眼前那個神情呆滯的專業枯竭醫生,他的專業並不是治療專業枯竭,而是他本身就害了專業枯竭,是以公院醫療失誤無日無之,偶有把病人肚子當作工具箱也在情理之內,無需大驚小怪。

早前醫務委員會通過將醫生對病人爆粗列為專業失德,惹起醫生團體大為不滿,認為會打擊行醫士氣。本欄也誓死捍衞醫生爆粗的權利,因為一句國罵總比啪丸更能紓解心中抑鬱怨憤,不過冤有頭債有主,拜託,請向那個叫周一嶽的傢伙說好了。

白廣基

No comments:

Post a Commen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