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onday, May 2, 2011

核子醫學透視內分泌

【本報訊】日本核危機喚起公眾的「核恐懼」,其實市民平日不乏接觸尖端「核子醫學」的機會。聽起來像 冷戰時的科幻小說內容,在醫院內也屬極專門甚至「冷門」的學科,全港只有十七名核子醫學醫生。藉着這些專才精確控制放射性物質,不單可透視人體結構,連心 臟血液流動、癌細胞增減以至內分泌系統亦一目了然。全港十七 名核子醫學專科醫生中,公立醫院佔十人,分別於九間醫院的核子醫學部服務,上年度合共服務二萬四千四百多人次。東區醫院核子醫學部主管蔡柏達指出,市民熟 悉的X光,屬於「密封式放射源」,醫護人員按動開關才會釋出放射線。核子醫學則是利用「非密封式放射源」,最常見形式是將放射性同位素注入病人體內,令病 人可發出放射線,再以正電子掃描儀器(PET Scan)或伽瑪射線攝影機等,取得不同器官的影像,幾乎可涵蓋人體所有部位,例如心、腎、肝、腦、骨、腎上腺以至內分泌等。市民近日經常聽到的「碘 ─131」,便是常用的放射性同位素之一,放射物可自然排出體外。

培訓名額每年一至兩個

核醫學最獨特之處在於「功能性診斷」,X光及電腦掃描等只做到「結構性診斷」,例如器官結構是否有異、腫瘤有否變大及骨骼有否折斷等,核子醫學可進一步觀 察器官運作情況甚至分子變化,例如監察心肌有否缺血、心臟內血液流動狀況等;亦可準確掌握癌細胞變化。東區醫院去年進行五千多次檢查,癌症及心臟病病人佔 大部分,亦有不少骨科病人。蔡柏達稱,至今醫管局每年提供一至兩個核子醫學專科受訓名額。

嚴格措施防洩輻射

核子醫學部人員每日近距離接觸放射性物質,核安全措施必須一絲不苟。東區醫院核子醫學部主管蔡柏達 稱,部門全體人員均需接受輻射保護訓練,例如須妥善鎖起放射性藥物,運送時須放入特定金屬容器,連針筒也需外加一層金屬套,牆壁需符合特定厚度及灌鉛,將 輻射外洩風險減至最低。蔡柏達表示,由於核子醫學使用非密封 式放射源,意味放射物可發出輻射並污染人體,必須嚴格遵從醫管局制訂的《核安全指引》,每一步驟均需接受訓練。部門人員於實驗室準備放射性同位素時,除須 佩戴手套及口罩等防護裝備,若放射物具揮發性,必須於設有對流空氣及抽風裝置的密封箱內進行;每名員工均獲分發輻射儀,讓他們隨時監測周遭的輻射量。建築物的設計也有嚴格要求,需劃定輻射可及範圍,並張貼警告標示;醫學物理專家會計算病房牆壁的應有厚度,並於牆身灌注鉛或其他高密度金屬,阻隔輻射。由於醫護人員長時間於掃描室工作,故用作隔開放射儀器及控制室的玻璃窗亦需灌鉛。




No comments:

Post a Comment